(资料图片)

未来的能源系统转型,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高效,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支撑更好的发展。二是清洁,即优化能源结构,减煤、控油,增加可再生能源。要将节能提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多结构、技术、管理节能措施。

近期,我国多地进入“炙烤模式”,用电负荷持续走高。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举办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意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唤起人们的节能意识。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和“动力”。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同时,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导致近90%的二氧化碳排放和70%以上的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提高单位能源消耗的产出效率,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和环境污染物排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企业和公众的能源成本,是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推进节能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2年至2022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约14.1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但与此同时,我国能耗强度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仍然存在很大的节能潜力。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节能提效工作要承担更大的职责使命。

碳达峰碳中和,表面是环境问题、核心是能源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系统要大幅转型,由此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未来的能源系统转型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高效,即节能、提高能效,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支撑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单位能源产出效率不断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生产生活各领域各环节都要加快应用高效节能的技术与工艺。二是清洁,即优化能源结构,减煤、控油,增加可再生能源,这要求科学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推动更多电力由非化石能源提供,发展储能、调峰、数字化等新技术新模式,保障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这两个方向中,高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对此,要将节能提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多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措施。要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标尺。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大的产出,优化能源资源要素配置,把能源利用效率(能耗强度、单位能源产出效率等)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加快创新节能技术。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业农村等传统领域,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电气化、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创新先进节能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以节能降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新的就业增长点和经济增长引擎。

强化政策机制创新。发挥法治引领作用,修订完善节约能源法。健全节能评价考核、节能审查、监察、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节能标准等管理制度。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逐步转变,协同推进节能降碳。完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激励政策,加大对节能降碳工作的支持力度。

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强化能源数据计量、统计、监测,加强企业节能管理岗位、地方节能中心、行业协会等队伍建设,强化社会公众节能意识,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 (作者:康艳兵 来源:经济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