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岛7月30日电(谢艺观 李欣) 人工智能热潮中,该如何让新技术赋能产业?新技术又将带来哪些可能性?近日,记者走进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感受人工智能技术拥有的巨大潜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园区的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展厅内,摆放着《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未来航天中心计算机”。这台“缸式”浸没液冷计算机,不仅能让PUE降至1.05,更可支持机架、刀片等多种形态的服务器内嵌,最大程度降低“液冷”技术的普及门槛。
图为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最近几年,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发展,芯片功耗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状态。如果耗1GW的电,同时产生1GW的热量,怎么将热量换热出去降温,这是数据中心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中科曙光算力中心主任安然告诉记者,位于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同时采用了曙光冷板液冷和全浸式液冷两种技术。
他透露,中科曙光也将借助算力优势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行商谈,构建算力网络生态综合体和集聚地,助力相关企业入驻崂山。
园区内,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也于今年2月建成投用。在该创新中心展厅内,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人脸,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各项健康数据。
图为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的健康场景展示区。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国创中心致力于推动家电创新技术与医疗健康技术在居家场景中的技术融合,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赋能家电行业技术创新,引领家电行业产业升级。”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总经理王晔介绍,针对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建设了公共实验室和服务平台,已累计服务企业95家。
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坐落于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核心园区。据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副区长刘凌介绍,“这是山东省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是基于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
在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智能运营平台上,蓝色的大屏显示着平台客户量和企业资源使用趋势等数据。
刘凌称,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2月正式上线运营后,已累计服务企业及科研院所234家,算力使用率达到80%。
图为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电力室。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想要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重中之重。为了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青岛还引进了极视角等专注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开发与场景应用的平台型公司。
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杰告诉记者,公司与青岛城管打造了青岛市城市智能管理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管理治理领域的创新落地。
类似的例子在青岛还有很多。近年来,青岛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通过布局相关产业集群,让这座海滨之城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