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共电话亭在很多城市默默退出人们视野时,上海的电话亭却焕新回归,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延续着特有的美观和特色,还与时俱进地更新功能,在城市里发挥着多重作用。公共电话亭在现代都市里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用户体验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来到上海街头展开调查。

开放式设计、红黑色调搭配,配置“一键叫车”“12345手语服务”“一键通”等功能……这样富有时尚感和现代感的描述,你可能无法想象,勾勒的是上海新一代公用电话亭的全新形象。随着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这一曾经遍布城市街头的设施几乎快要被市民遗忘了。近段时间,记者在上海街头采访时发现,公用电话亭带着一系列新功能焕新回归。

人潮如织的铁路上海新客站,是上海电话亭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在偌大的上海站南广场上,10多座红色公话亭静静伫立,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资料图】

“没想到上海还有这么多的公话亭。”刚从山东乘坐高铁到达上海的张伟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打卡。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上海的公话亭还是“升级版”的。在公话亭上方,“人民城市为人民、电信公话免费打”的文字介绍十分醒目,这是上海电信提供的“限时免费公用电话服务”,为旅客提供每次3分钟的市内/国内免费通话服务,游客根据语音提示可以方便地拨打被叫号码。

“刚到上海就被‘暖’到了。”张伟说,“虽然现在手机非常普及,但是人们难免会遇到没带手机、手机没电或者不小心丢失手机等意外情况,有了公话亭提供的3分钟免费通话服务,足够向家里人报个平安。”

在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路上,记者在不长的路段中就看到了两个电话亭。通过数字化升级,不仅可以免费通话、一键叫车,还能提供免费手机充电等多种便民服务。正在尝鲜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经常在电话亭打电话。现在看到升级换代的电话亭,忍不住来怀旧一下。”

上海电信数字生活部总经理陆奕奕介绍:“目前,这类数字化公用电话亭已覆盖上海全市16个行政区108个街道,开通300余个点位。”

可限时免费拨打3分钟电话、可免费拨打紧急电话,数量众多的上海电信公话亭满足了大家对于基础通信和应急通信的需求。不仅如此,这片方寸之地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对用户越来越友好,令人感受到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温暖和胸怀。

公用电话在申城已有近百年历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上海市民。上海最早的公用电话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从早期安装在电话局内,逐渐向旅馆、茶楼、酒馆、码头、车站等公共场所拓展。而到上世纪50年代,传呼公用电话开始在上海出现。

改革开放后,上海市民对电话通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投币式、磁卡式公话亭相继在上海亮相。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公用电话的服务网点、装机数量和通话总量均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之后,随着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城市街头的公用电话亭从“红极一时”转向“门可罗雀”。在很多城市,公话亭已经默默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上海,公话亭一直与时俱进、转变角色,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11年,首批数百个WiFi电话亭在上海淮海路、人民广场等都市核心区域悄然“上岗”,后来拓展至上海全市范围,在3G时代为市民在街头上网提供了多一重选择。2019年10月,上海电信又在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上海新客站等交通枢纽开放了公用电话限时免费拨打服务。2020年,一批经过改造、搭载了5G小微基站的公话亭出现在上海淮海中路、黄陂南路等闹市区,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电信5G网络覆盖质量。

“希望公话亭这一方寸之地能够成为传递城市温度、守护城市安全的支点。”陆奕奕说,根据计划,上海电信将在近年内建设1000座数字电话亭,拉起一张守护城市的安全网,服务上海市600万老人、2500万市民群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