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高质量营商环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两级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主动融入工作大局,把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一把手”工程和全市法院重点工作,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用司法“硬举措”服务营商“软环境”,全力书写法治化营商环境新篇章。
上门问需献计献策
“企业如何防范与控制法律风险,这方面需要法院多帮忙指点迷津。”
“建议法院在商会设立巡回审判点,让更多纠纷化解在诉前。”
今年3月,一场院企茶话会在抚州市高新区如期举行。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周有智边听边记,不时与参会的企业家代表进行研讨、互动交流。
近年来,抚州法院依托法官联系企业制度,组建“法治蒲公英”小队,深化法官大回访、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上门问需于企,帮助企业解决“看得见”的问题、防范“看不见”的风险。
按照要求,法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不少于3家企业,其他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每人联系不少于2家企业,每季度走访不少于一次。同时,抚州法院还建立企业反映问题收集、分办、交办、督查、销号制度,实行“一企一档”,确保企业司法诉求件件有回音。
在大走访中,抚州法院还主动与工商联对接开展专项行动,建立落实联席会议机制、风险预控机制、投诉转送机制、法官联系企业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截至目前,抚州法院与工商联联合召开联席会议15次,与企业开展座谈会63次,诉前化解纠纷2881件,办结移交问题建议302条,提出司法建议67条。
“进企业听心声,不仅是为了找问题,我们更加注重把企业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的‘履职清单’,让企业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周有智告诉记者。
靠前服务打造法治园区
“某生建设公司,工程款纠纷,标的额59万余元……”“某云建设公司,材料款纠纷,标的额34万余元……”
今年7月31日,抚州市东乡区客商投资企业协会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罗远平将他当天调处的2起涉园区企业案件写入了工作日志中。
同一天,抚州市东乡区人民法院园区巡回法庭对上述两个案件的调解协议进行法律把关。
工业园区是各地企业相对集中的场所。据了解,抚州各县区法院将服务关口前移,把法庭搬进工业园区,落实“五个一”举措,即健全一套沟通机制、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建立一个调解中心、搭建一个工作平台、构建一张服务网格,让更多的纠纷止步于企业、消弭于园区。
“这里的‘一个调解中心’主要就是指客商纠纷调解中心,涉及工业园区企业及员工的纠纷,一般由中心先行调解。”抚州中院民二庭庭长龚祝光介绍说,如果调解成功,便依申请启动司法确认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要立案登记的,则转入快审快调快执等程序加速运转。
目前,抚州全市客商纠纷调解中心共受理案件1208件,调解结案995件,调解标的总额1.2亿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等开支60余万元。
此外,抚州法院整合移动微法院、多元化解e平台等,重点打造“抚州法院法润园区法惠千企工作平台”,为企业提供24小时法律咨询、案件查询、网上立案、文书送达、视频庭审、多元解纷、申请执行等多达20余项的线上司法服务,切实做到了“用户预约、一网通办。”
自今年5月该平台推出以来,抚州法院已为1382家园区企业提供了2081次对接服务,办结1053个服务工单,工单办结率、满意度均为100%。
协同共治护航特色产业
最近一段时间,抚州中院民三庭庭长黄玲玲特别忙,除了白天办案外,晚上她还要整理早前到各地调研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的资料,起草相关服务保障举措。
原来,今年5月,抚州市委提出全力塑造“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决策后,抚州中院迅速行动,派出三个调研组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临川区文昌里设立民间文艺版权纠纷调解中心,同时深化与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局的诉调对接,助力临川文化传承发展走上法治轨道。
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就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做足司法文章。抚州法院强化协同保护,锚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力,在护航创新与特色产业中,展现司法作为,体现司法担当。
在“中国校具生产基地”南城县,当地法院在校具产业园、工业园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站,建立三个“法院+工会+人社+N”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将大量劳动争议就地化解。
在“中国蜜桔之乡”南丰县,当地法院深化府院联动,将处置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和“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向政府借力,以破产审判的小切口,助推工业园区产业换道、转型升级。
在“千古第一村”乐安县流坑村,当地法院在流坑景区附近设立流坑人民法庭,依托“法通村”工作机制,吸纳“法律明白人”及人民调解员等调解资源,对景区内纠纷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记者 胡佳佳 通讯员 元春华)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