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源:央视网

近日,1992年出生的上海女子王俞(化名)立下遗嘱,将房产留给了自己的同事。昨天(26日),王俞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父母不缺钱也不缺房子,但是如果我发生意外,他们就失去了唯一的孩子,那个时候父母最缺的是关爱,希望有人能替代我继续陪伴父母。”

希望有人替自己陪伴父母

王俞在上海一家知名医院当护士。近日,她来到中华遗嘱库上海中心立下了自己的第一份遗嘱。与大部分人的遗嘱将遗产留给亲人不同,王俞在遗嘱中表示,要在自己去世后,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留给同在一家医院工作的闺蜜。

对于这样的安排,王俞表示,如果自己发生意外,父母那时最缺的是关爱,“我的这位闺蜜同时也是我的同事,在日常的接触中,我很了解她的人品和性格。她会按照我遗嘱里的想法去做,如果我发生意外,她在有空的时候替我去看看我父母就可以了。”

王俞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由于成长过程中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所以她和父亲的交流并不多,但是跟母亲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母亲是一位思想走在前端的女性,我的很多想法也是受她的影响。这次立遗嘱,她的反应就很平静,仅仅是‘哦’了一声,然后只问了遗嘱是在哪儿立的。”

立遗嘱花费一万多元

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主任田艳称,王俞用了两个小时就做完了立遗嘱的流程,费用在一万多元。“立遗嘱服务是9000元起,我们按资产价值以及分配意愿的复杂程度由专门的评估部门进行估值,王俞留下的房子并不太大,最终的立遗嘱费用在一万多元。”

昨天,王俞告诉北青报记者:“一方面自己在医院工作见了很多生老病死,另一方面医院的工作强度大,身边不少同事也有发生变故。我觉得还是应该有所安排,毕竟父母是我最放心不下的牵挂。”

虽然父母是王俞最挂念的人,但是在遗嘱中,她并没有选择给父母留下物质性的财产,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我觉得活着的时候怎么和家人相处才是更重要的。”

“90后”立遗嘱并不少见

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主任田艳表示,王俞并不是他们服务的第一个“90后”,目前该登记中心已经为23位“90后”办理了遗嘱登记业务。“截至10月底,在全国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90后’有246人,其中,学历以本科为主,职业以金融、互联网、医疗、高科技行业为主,几乎每天都有‘90后’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我们咨询。”

田艳介绍,中华遗嘱库第一份“90后”遗嘱出现在2017年,目前所有的“90后”遗嘱都还没有生效。

田艳表示,虽然遗嘱中处理财产以不动产和银行存款为主,但近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咨询虚拟财产处置事宜。“虽然没有段子里说的继承信用卡和花呗之类的案例,但是QQ账号、游戏账号、微信、支付宝账号写入遗嘱是没有问题的。”(文/记者李卓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