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近期热映,也引发人们对长津湖战役历史的热搜,说明了这部电影在观众中引起的反响。那么,这部电影价值如何?成色怎样?标志中国电影走到哪里了?

正确历史观的回归

《长津湖》之所以反响热烈,是因为电影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形成了共振。任何一部作品,想要引起观众的共鸣,就必须拨动人心中的某一根琴弦。同样是抗美援朝题材,近几年也拍了一些电影,除了圈子里叫好,几乎没有破圈,而《长津湖》破圈了。

在我看来,《长津湖》的首要特征,是回到了正确的历史观,这是作品引起共鸣的基本前提。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就是符合历史逻辑地认识历史,把抗美援朝战争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亡到复兴伟大转折的历史进程中来认识,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意义。“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就是意义所在。反映这个历史事件的文艺作品,都面临如何认识、如何评价这个事件的历史观问题。有些作品不被观众接受,首先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暧昧不明,不知道为什么战,不能解释战争的力量之源,更不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只注重渲染战争的残酷,无形中削弱了参战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也就消解了这场战争的意义。很显然,这是违背历史逻辑的。如果艺术叙事不能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那肯定不可能获得历史的真实性和思想的力量。

好在《长津湖》摆脱了那种长时间影响人们认识历史的唯心史观,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回答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即志愿军参战的合理性、必要性、正义性。这是不可回避的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必然选择,“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因此,应战,利在千秋;怯战,遗患无穷。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就是参战的正义性和战胜强敌的力量之源。以伍千里和伍万里兄弟为代表的七连战士,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哪怕是为了保住自己家里刚刚分到的几亩土地,也要保卫新中国,保卫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翻身做主人的人的尊严。巨大的力量往往就来自于最朴素的情感,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津湖》体现了正确历史观的回归。

新艺术高度的抵达

回到正确的历史观,是一个巨大进步,这是创作出史诗作品的前提。那么,《长津湖》到底走出了多远?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客观地讲,首先是视野开阔,能够照顾到战局的宏观形势,微观聚焦七连的行军轨迹,叙事链条较为完整。七连战士迅速归队、紧急入朝、接受任务、行军、护送电台、与美军的遭遇战以及最终抵达长津湖的伏击战,在这个情节链上,充满了几乎不可想象的种种艰险悬念:敌机的空中轰炸,零下40°的严寒天气,冰天雪地,昼伏夜行,没有棉衣,每天只有几个冻硬了的土豆,条件之艰苦,任务之艰巨,这是对人的生命极限和意志极限的考验。志愿军战士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完成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穿插作战任务,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全歼美军王牌北极熊团,重挫美军精锐陆战一师,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影片通过真实的镜头再现了当年的境况,情境的真实和大致的战役真实,使电影获得了历史的价值,得到观众的认可。

同时,该片塑造了七连几位战士的形象,也鲜明生动,尤其是伍万里的锻炼成长过程,与雷排长、指导员、营长以及新兵战友之间一开始的嬉闹和对话很生活化,比较松弛,增加了趣味性,也是该片的亮点之一。

当然,子弹穿甲飞行的特效镜头,坦克摧毁木房子洪流般的画面等等,体现了当代电影工业技术所达到的高度,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不容置疑,也是构成作品质量提升的要素。

从情节、人物、画面几个方面来看,《长津湖》是一部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达到了近年战争题材大片的新高度。这部作品的出现,表明了中国电影的进步态势,增加了人们期待中国电影产生新的高峰性、经典性作品的信心。

距离高峰的一步之遥

《长津湖》达到了新的高度,也许离高峰只有一步之遥,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差那么一口气,力所不逮,没有到达艺术的高峰。这口气,就是民族的精神元气和艺术底气。

文以气为主,气盛言宜。所以,气是文之帅,尤其是反映“气多钢少”的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文艺作品,必须有饱满的精神元气和艺术生气。气不足就撑不起这个以“气”取胜的战争题材。《英雄儿女》和《上甘岭》为什么是高峰、是经典?就是自始至终都充盈着这股气,所有的艺术元素如画面、人物、音乐、歌曲都是气的营卫,一直顶到最后形成情绪的、意志的至高境界,这就是胜利的境界。《长津湖》前半部分的铺叙还有底气,但后来注意力转移了,过度展示所谓视觉奇观的炮火画面,尤其是过度渲染“钢”的威力,如空中呼啸轰鸣的飞机铺天盖地,地面上坦克洪流的横冲直撞,中近景的爆炸、火海、枪林弹雨和血肉横飞镜头的同义反复,占据了很大篇幅,偏离了叙事主线,成了镜头炫技与特效展览。这样的画面是需要的,但要适可而止,重要的是要构成叙事的有机元素,激发我军压倒敌人的气概而不是相反。

战争是残酷的,志愿军战士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这一切都是为了胜利。胜利是最高的奖赏,使一切付出和牺牲都显出了崇高价值,化作了悲壮之美,因此,胜利应当成为该片最后情绪的释放点。只有高扬胜利者的自豪感,才是对志愿军的最高致敬。遗憾的是,电影结尾反而掉下来了,没有看到我军胜利的喜悦,却让美军师长史密斯向“冰雕连”敬礼,仓皇逃跑的败军何来这样的气定神闲和绅士风度?如此结尾,不能把悲情充分转化为悲壮,不能高扬胜利者的旗帜,缺少了浪漫主义的艺术能量,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不自信的无意识流露。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事实上也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立威之战,为后世和平立威,彻底打掉了列强随意武装侵略中国的旧习惯。“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因此,表现这场战争,就要拍出扬眉吐气,拍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电影是叙事艺术,核心是塑造人物。要成为经典作品,就必须塑造出典型形象。可以看出《长津湖》在人物塑造上的努力和进步,群像争辉,但缺乏统领性人物,主要人物形象不突出就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综合性艺术,应当发挥多种艺术元素的合力作用,而不是只倚重视觉图像,甚至变成特效画面的堆积,这就喧宾夺主了。与此同时,音乐语言在该片叙事中几乎是缺席的,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旋律,就不可能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

总体来看,《长津湖》的出现,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进步,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反映出了电影创作中的不足,提醒人们要摆脱好莱坞大片模板的桎梏,走中国电影发展之路,遵循艺术规律,创作出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大片,期待中国电影再上层楼。(张德祥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