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8月22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了今年前7月广东主要经济数据: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4%,CPI下降0.4%。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指出,整体来看,广东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高温、暴雨极端天气以及基孔肯雅热疫情等不利影响,加力推动各项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资料图)

见“新质”:工业机器人增产33.3%

1-7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重点行业支撑稳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

广东依托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持续的改革创新,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7月,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51.7%、15.8%、72.1%、33.3%、21.3%。

见“活力”:人货两旺消费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1-7月,广东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3.6%、6.1%,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5.7%,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6%。

人货两旺折射经济第一大省活力,“流动”的广东市场需求庞大。1-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增长3.6%,乡村消费增长1.4%。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5%、42.1%、33.7%、65.4%、35.7%。

从物价来看,居民消费价格降幅有所收窄。7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1-7月,CPI同比下降0.4%。

见“韧性”:工业投资占比37.7%

7月以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黄茅峡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驶入“快车道”。广湛高铁、太平岭核电一期、阳春至信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工程有望年内陆续建成。广东正以投资之“进”助经济之“稳”,以投资之“远”谋发展之“优”。

数据显示,1-7月,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4%。在这个大的指标背后,一组数据的对比进一步彰显了投资结构的优化:1-7月,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3%,与此同时,工业投资占比达37.7%,汽车制造业、清洁能源投资分别增长8.4%、7.3%。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相关指标降幅已有所收窄:1-7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1.5%,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7.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0.8%,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5.2%,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9.2%、33.2%、16.3%、17.0%。

此外,1-7月,广东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持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0.8%。民生领域投资持续加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透视数据,纵观动能,基础设施和产业大项目的加速布局,也有望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韧性和“能量源”。

推荐内容